國產胎壓監(jiān)測芯片(TPMS),到底有沒有機會?
2020-09-10 16:54:08閱讀量:1688
TPMS 是安全系統(tǒng),也是智能駕駛感知端口
傳統(tǒng)汽車視角:是繼 ABS、安全氣囊后第三大立法安全產品。TPMS 是汽車電子產業(yè)中 的一個細分領域。汽車電子可分為兩大類:1)電控系統(tǒng):側重汽車的工具屬性,致力于 智能駕駛以及自動駕駛的實現,涉及發(fā)動機、底盤系統(tǒng)(傳動、制動、轉向、行駛系)以 及車身各部分;2)車載電子:側重汽車消費屬性,致力于營造舒適的駕乘體驗。TPMS 則兼具工具屬性和消費屬性,輔助駕駛并提高駕乘體驗。根據安裝位置看,TPMS 可被劃 入汽車底盤系統(tǒng)下的行駛系。根據功能看,TPMS 是繼 ABS、安全氣囊后第三大立法安全 產品。
智能網聯(lián)視角:感知端口。在汽車產業(yè)新四化背景下,TPMS 不是一個孤立的安全系統(tǒng), 而是智能網聯(lián)體系中的一個感知端口。目前,在汽車輪胎上的傳感器主要分布在兩個系統(tǒng) 中,包括 ABS 系統(tǒng)中的轉速傳感器和 TPMS 中的壓力、溫度傳感器。輪胎作為行駛系核 心組件,未來會更多地融入智能網聯(lián)體系,其作為傳感器的角色有望發(fā)揮更多的作用。
TPMS 產業(yè)鏈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上游參與者是各類物料供應商,中游參與者是 TPMS 集成商以及零部件供應體系,下游則通過 OEM 和 AM 市場接觸消費者。
上游:芯片存在技術壟斷,供應商掌握定價權。TPMS 物料包括電池、各類傳感器、MCU、 射頻模塊、天線等組件,各類物料通常被集成為電池和 TPMS 芯片后銷售給 TPMS 集成 商,其中芯片占 TPMS 成本比例在 46%左右(根據萬通智控招股書測算)。就 TPMS 芯片 而言,傳感器、MCU 等單一組件供應商眾多,但能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全球僅有 英飛凌、飛思卡爾、GE 等幾家。
1)技術門檻不高:中游本質是集成商,采購上游完整的芯片解決方案產品和電池,集成 后進入零部件供應體系,最終交付主機廠。國內 TPMS 供應商較多,以保隆科技、萬通智 控為代表,市場集中度有待提高。
2)OEM 供應體系存在準入門檻:由于新車型推出之前,供應體系內部需要長達一至兩年 的合作開發(fā),體系內已建立了相對穩(wěn)定的合作關系。海外市場經過長期競爭格局相對穩(wěn)定, 國內正在逐漸實現國產替代,本土公司保隆科技等已經進入合資品牌供應體系。
3)利潤空間受擠壓:上游掌握定價權,下游主機廠議價能力強會進行壓價,中游利潤空間受到擠壓。下游主機廠具備議價能力。前裝市場客戶主要是各大主機廠,在下游行業(yè)不景氣時會有一定的壓價現象。后裝市場需求來自后期維修、改裝,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。
英飛凌、飛思卡爾等海外巨頭瓜分全球市場。TPMS 芯片的物料包括各類傳感器、MCU, 能提供 MCU 和傳感器的廠家很多,但能提供 TPMS 芯片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并不多,主 要廠商包括海外電子巨頭英飛凌、飛思卡爾、GE 以及 Melexis;TPMS 集成商主要包括: Schrader、太平洋工業(yè)以及 ZT-TRW,主要向英飛凌、飛思卡爾、GE 采購 TPMS 芯片。
國產芯片落地,對標海外產品參數更優(yōu)。目前,國內具備 TPMS 芯片量產能力的公司包 括琻捷電子、廣東合微以及四維圖新旗下的杰發(fā)科技等?,n捷電子和杰發(fā)科技產品已經通 過 AEC-Q100 車規(guī)認證。單就溫度、壓力監(jiān)測精度而言,國產芯片參數媲美海外大廠芯 片。
從 AM 市場逐步進入 OEM 市場。1)國產芯片已經進入 AM 市場,并已拉開降價序幕。 根據各公司官網,三個公司均已實現量產,其中琻捷電子官網新聞表示已獲得 OEM 訂單, 杰發(fā)科技目前只有 AM 市場芯片訂單。2)進入 OEM 市場需要時間。芯片一般通過一級 供應商進入 OEM 供應體系,國內對接 OEM 的 TPMS 集成商包括保隆科技、萬通智控, 目前主要采用英飛凌和飛思卡爾的 TPMS 芯片。在相對嚴格的供應商管理體系下,二級供 應商、一級供應商以及主機廠需要長期合作形成穩(wěn)定關系,同時一般是主機廠掌握 TPMS 芯片選擇的話語權。訂單簽訂后零部件設計方案相對固定,產品更新?lián)Q代前一般不會更芯 片供應商。
傳統(tǒng)汽車視角:是繼 ABS、安全氣囊后第三大立法安全產品。TPMS 是汽車電子產業(yè)中 的一個細分領域。汽車電子可分為兩大類:1)電控系統(tǒng):側重汽車的工具屬性,致力于 智能駕駛以及自動駕駛的實現,涉及發(fā)動機、底盤系統(tǒng)(傳動、制動、轉向、行駛系)以 及車身各部分;2)車載電子:側重汽車消費屬性,致力于營造舒適的駕乘體驗。TPMS 則兼具工具屬性和消費屬性,輔助駕駛并提高駕乘體驗。根據安裝位置看,TPMS 可被劃 入汽車底盤系統(tǒng)下的行駛系。根據功能看,TPMS 是繼 ABS、安全氣囊后第三大立法安全 產品。
智能網聯(lián)視角:感知端口。在汽車產業(yè)新四化背景下,TPMS 不是一個孤立的安全系統(tǒng), 而是智能網聯(lián)體系中的一個感知端口。目前,在汽車輪胎上的傳感器主要分布在兩個系統(tǒng) 中,包括 ABS 系統(tǒng)中的轉速傳感器和 TPMS 中的壓力、溫度傳感器。輪胎作為行駛系核 心組件,未來會更多地融入智能網聯(lián)體系,其作為傳感器的角色有望發(fā)揮更多的作用。
TPMS 產業(yè)鏈:上游存在國產替代機會
TPMS 產業(yè)鏈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上游參與者是各類物料供應商,中游參與者是 TPMS 集成商以及零部件供應體系,下游則通過 OEM 和 AM 市場接觸消費者。
上游:芯片存在技術壟斷,供應商掌握定價權。TPMS 物料包括電池、各類傳感器、MCU、 射頻模塊、天線等組件,各類物料通常被集成為電池和 TPMS 芯片后銷售給 TPMS 集成 商,其中芯片占 TPMS 成本比例在 46%左右(根據萬通智控招股書測算)。就 TPMS 芯片 而言,傳感器、MCU 等單一組件供應商眾多,但能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全球僅有 英飛凌、飛思卡爾、GE 等幾家。
1)技術門檻不高:中游本質是集成商,采購上游完整的芯片解決方案產品和電池,集成 后進入零部件供應體系,最終交付主機廠。國內 TPMS 供應商較多,以保隆科技、萬通智 控為代表,市場集中度有待提高。
2)OEM 供應體系存在準入門檻:由于新車型推出之前,供應體系內部需要長達一至兩年 的合作開發(fā),體系內已建立了相對穩(wěn)定的合作關系。海外市場經過長期競爭格局相對穩(wěn)定, 國內正在逐漸實現國產替代,本土公司保隆科技等已經進入合資品牌供應體系。
3)利潤空間受擠壓:上游掌握定價權,下游主機廠議價能力強會進行壓價,中游利潤空間受到擠壓。下游主機廠具備議價能力。前裝市場客戶主要是各大主機廠,在下游行業(yè)不景氣時會有一定的壓價現象。后裝市場需求來自后期維修、改裝,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。
英飛凌、飛思卡爾等海外巨頭瓜分全球市場。TPMS 芯片的物料包括各類傳感器、MCU, 能提供 MCU 和傳感器的廠家很多,但能提供 TPMS 芯片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并不多,主 要廠商包括海外電子巨頭英飛凌、飛思卡爾、GE 以及 Melexis;TPMS 集成商主要包括: Schrader、太平洋工業(yè)以及 ZT-TRW,主要向英飛凌、飛思卡爾、GE 采購 TPMS 芯片。
國產芯片落地,對標海外產品參數更優(yōu)。目前,國內具備 TPMS 芯片量產能力的公司包 括琻捷電子、廣東合微以及四維圖新旗下的杰發(fā)科技等?,n捷電子和杰發(fā)科技產品已經通 過 AEC-Q100 車規(guī)認證。單就溫度、壓力監(jiān)測精度而言,國產芯片參數媲美海外大廠芯 片。
從 AM 市場逐步進入 OEM 市場。1)國產芯片已經進入 AM 市場,并已拉開降價序幕。 根據各公司官網,三個公司均已實現量產,其中琻捷電子官網新聞表示已獲得 OEM 訂單, 杰發(fā)科技目前只有 AM 市場芯片訂單。2)進入 OEM 市場需要時間。芯片一般通過一級 供應商進入 OEM 供應體系,國內對接 OEM 的 TPMS 集成商包括保隆科技、萬通智控, 目前主要采用英飛凌和飛思卡爾的 TPMS 芯片。在相對嚴格的供應商管理體系下,二級供 應商、一級供應商以及主機廠需要長期合作形成穩(wěn)定關系,同時一般是主機廠掌握 TPMS 芯片選擇的話語權。訂單簽訂后零部件設計方案相對固定,產品更新?lián)Q代前一般不會更芯 片供應商。
政策、技術突破以及消費升級。從汽車工具屬性看,行業(yè)發(fā)展致力于降本增效、節(jié)能、環(huán) 保和安全;從汽車消費屬性看,消費者對安全舒適的駕乘體驗需求推動行業(yè)的消費升級。 降本增效并提高舒適度是汽車行業(yè)、TPMS 行業(yè)的底層驅動力。對于政府、供應端和需求 端這三類行業(yè)參與者,底層推動力分別表現在政策刺激、技術突破與消費升級。
內容聲明:本文轉載自其它來源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不代表立創(chuàng)商城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僅作學習與交流目的使用。

熱門物料
型號
價格
TPS7A4700RGWR/線性穩(wěn)壓器(LDO) | 7.02 | |
TPS5450DDAR/DC-DC電源芯片 | 2.63 | |
OPA2192IDR/精密運放 | 4.57 | |
UCC27517DBVR/柵極驅動芯片 | 0.477 | |
OPA365AIDBVR/運算放大器 | 1.72 | |
TPS54540DDAR/DC-DC電源芯片 | 6.19 | |
TLV70433DBVR/線性穩(wěn)壓器(LDO) | 0.2348 | |
DRV8313PWPR/無刷直流(BLDC)電機驅動芯片 | 7.24 | |
DRV8701ERGER/柵極驅動芯片 | 2.2 | |
LMR16030PDDAR/DC-DC電源芯片 | 1.9 |